保险业人才队伍建设

2015-09-23 10:06:00      点击:
    笔者2012年3月加入保险行业,从业至今近3年多的时间,是行业的新兵。作为一名热爱保险的从业人员,仅从自身从事保险三年以来的感受,浅谈一下保险业人才队伍建设。
    回顾新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历程,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成立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主要是财险业务为主;1958年末在大跃进的背景下停止了保险业务;1979年4月改革开放后政府做出了“逐步恢复国内保险业务”的重大决策;自1991年全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成立开始,到1996年全国第一家合资保险公司设立,保险公司逐步加快设立的步伐,截止到2014年底我国已有保险机构180余家。应该说尽管中国的保险历史有200年,但真正发展不足20多年,基本是在艰难中踯躅前行。近20年来,我国保险行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保险法律法规逐步健全,市场体系建设日益完善,保费规模增长保持在两位数以上,保险资产在金融总资产中的占比稳步提升,保险创新能力日益增强,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经营效益显著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国民经济中“稳定器”和“助推器”作用。
    但我国保险发展程度与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非常不相适应,从能够查询到的金融资产占比来看,截止2012年底,我国的金融资产达到了142万亿,其中银行业资产133万亿,占比94%,保险业资产7.35万亿,占比5%,该项数据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的保险资产20%以上的比例,与台湾地区接近40%的比例更是差距甚远。据媒体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国保险密度为1143.8元,保险深度为2.98%。此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1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保险密度为1062元,这较2010年提高100元,保险深度为3%,较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香港地区2011年的保险密度为33055港元,保险深度为12.3%。台湾2009年保险密度为2752美元,保险深度为16.8%。在2003年,我国保险深度就已经达到3.33%,保险密度为287.4元。10年来,保险深度"躺"在3%这条线上,说明整个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保险业发展的速度远远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这里面有国家政策支持不到位、监管不完善、保险业起步晚基础弱等原因,但更深层次原因在于保险行业人才队伍建设薄弱和落后,制约和束缚了保险的功能和作用充分发挥。2014年8月新国十条的出台,保险行业普遍预测将会迎来保险业发展的黄金期,但黄金期的起步需要准备和过程,因为再好的政策支持、再好的行业发展前景都需要人才去推动,否则是水中月、镜中花,保险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和储备是当务之急。
    一、何为保险行业人才
    所谓人才是与保险公司战略发展的竞争能力相关,掌握了较高含金量、不可替代的知识和技能的人。人才最重要的特征是市场稀缺性,包括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保险营销人才等。
    二、目前保险业在人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1、人才极度匮乏。近20年来保险机构的快速膨胀,从1996年的十几家到2014年末的180家,截止2013年末,保险行业从业人数350万人,同时期银行业从业人数355万人,保险行业从业人数与银行业从业人数不相上下,按照相对于金融资产中占比而言,保险行业从业人员体量非常大。在网上没有查找到相关学历构成情况,但根据自己在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经验以及保险同业接触后保守分析,保险行业从业人员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不会超过20%,高中及以下占比应该达到60%以上;而银行业从业人员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超过60%,高中及以下占比不超过10%。保险从业人员数量大但质量差的事实毋庸置疑,质量差恰恰体现在人才建设的层面,缺乏人才成长和培养的摇篮,人才从哪里来?当然人才不能唯“学历”,但学历程度高低意味着人员整体综合素质程度的高低,更意味后续的持续学习能力的高低。我国保险人才来源三个方面:一是高校培养保险专业大学生;二是其他行业优秀人才转入;三是保险行业自身培养。根据我们所在的地市情况分析,保险专业的本科生寥寥无几,而保险行业自身培养又缺乏优质种子和良好的土壤,按照以上推测,可能保险行业人才更多的来自其他行业优秀人才转入。从中可以看出保险核心岗位人才供需严重失衡,人才匮乏已严重制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人才无序流动。人才合理流动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但保险行业人才流动的无序混乱是任何一个行业无法比拟的。一方面近20年来保险机构准入门槛低,保险机构扩张速度极快,人才培养远远跟不上机构扩张的速度;另一方面大多数保险公司缺乏长远发展理念,行业整体发展浮躁、急功近利,重视人才建设和培养的保险公司屈指可数。在这样的情况下,各家公司特别是新成立的公司对人才的抢夺相当激烈,甚至相当惨烈。2010年某家保险公司的省级分公司集体翻盘到另一家保险公司,同时波及到其他省份大量的人员流动,但短短两年不到的时间,这批人特别是中高级管理层以及销售精英又纷纷辞职到其他公司。人才的这样无序流动实质上危害非常大,一是严重破坏了公司的正常稳定经营和长期发展战略规划;二是频繁地流动导致人才自我膨胀,每一次流动更多看重的是职位提升和待遇提高,易逐步丧失忠诚敬业精神,丧失对保险行业职业操守和价值观的认同,职业生涯发展易畸形化;三是加大并加重了公司人才建设的成本。
    3、没有建立人才培养模式。2006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实施人才兴业战略,深化人才体制改革,优化人才结构,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人才建设和培养的方向目标明确,但十年过去了,没有建立系统性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的问题有:一是保险行业经营的短视导致对人才需求短视,评价指标过于功利;二是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三是保险大学教育相对封闭,与保险行业实际发展情况相脱节;四是监管部门在人才培养上缺乏统筹规划。
    三、人才建设的几点构想
    人才是市场经济中最积极、最活跃、最主动的因素,事业在人、成败在人。行业要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就必须加强人才建设战略。
    1、加强保险监管部门在人才建设上发挥的作用
作为一名刚进入保险行业的从业新人来说,近三年来,我不断加强保险政策理论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我觉得保险监管是国家法律或行政授权对保险业进行行政监管,近几年来保险监管的力度逐步加强,在行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大监管作用。从相关政策报导方面学习,总觉得保险监管“重处罚、轻管理,治标不治本”,处罚的重点在于金钱,管理的重点在于人。项主席履新保监会,重点治理“销售误导”和“理赔难”问题,其实问题是表象,真正出现问题的是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偏下,驾驭不了关系国计民生的保险事业发展的方向。监管机构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进行加强:
    一是加强核心人才监管。最能发挥监管部门作用的是对保险行业的中高级管理层的监管,中高级管理层作为行业的核心人才,其履岗能力与行业发展的实际差距甚大。有个玩笑是某保险公司总经理的司机几年不到的时间,成为地市级公司的一把手。地市级管理层是整个行业发展的中坚骨干力量,这批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能力直接决定了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应严把中高级管理层准入关。
    二是加强发展战略监管。2012年3月笔者自银行转入保险,发现整个保险行业战略就是要保费,要排位,整个行业的经营有些急功近利,导致没有哪家公司愿意付出时间和成本去培养人才。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建设必须与可持续的长远发展战略相匹配。我个人认为在这一方面平安保险集团走在整个行业的前面,为保险行业输送了大批人才,堪称保险行业的“黄埔军校”。监管部门应引导行业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充分发挥保险自身的功能和作用,建立相匹配长远发展规划和人才建设战略。
    三是打造更有利于人才培养的环境。在法律、政策等方面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环境;不能任其行业人才特别是中高级管理层的无序流动,禁止没有职业操守的频繁跳槽行为,应建立有序的人才流动规则和人才流动机制;疏通人才培养的通道,强化与高校的沟通和配合,提升高校在保险人才培养中的主导作用,为行业的发展输送更多的人才。
    2、充分发挥保险公司自身选人、育人的实践作用来培养人才
    长期以来保险公司的人才战略是紧盯市场现有人才的“抢人”战略,从整个行业发展的长远来看,各保险公司应根据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制定相应人才发展规划,应该说人才建设和培养是各保险公司的责任与义务。保险行业发展到今天再向前发展,新国十条的出台政策的对接,未来保险行业的辉煌发展都需要行业人才得强力支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要打造百年老店的保险公司就必须从人才培养开始做起,选拔人才,培育人才,将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发展的远景及核心价值观贯穿在人才培养的始终,相信经过这样的过程培养出来的人才对本公司的认同感和忠诚度会得到极大提升。关于选人有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坚定不移地从高校选人。大学教育的底蕴厚实,注重理论素养的培养,注重引导学生适应社会发展能力,重视学生自身潜力的开发。保险公司应建立人才培养项目,主动与大学教育对接;建立人才实践基地,提供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习平台,增强公司培养人才得前瞻性。二是积极引进行业外优秀人才。行业外优秀人才能够带来创新经营理念,丰富管理手段,提高投资管理水平,提升行业整体经营能力。三是在现有人员中选拔培养。要制定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在现有存续从业人员中进行选拔、培养。现有保险存续人员中不乏能够坚守保险事业,认同行业价值观,具有较高管理能力、专业能力和营销能力的人才,保险公司要有伯乐相马的精神,把行业的千里马选拔出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培训、培养,打造一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
    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曾经说过:带走我的员工,把工厂留下,不久后工厂就会长满杂草;带走我的工厂,把我的员工留下,不久后我们会有个更好地工厂。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新国十条的出台,整个保险行业适逢难得的发展机遇,行业要有人才培养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长远规划,促进我国保险行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艾军:《保险行业从业人员供需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2】CICE考试教材:A9《寿险公司人力资源与管理》(第二版)
                                                                         (建信人寿德州中心支公司   蔡虹)